3月13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 技术专场”在浙江杭州举行。
OCC主席 马维平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金亮
新疆建材行业协会原会长 吕志坚
亚洲水泥 (中国) 控股公司执行长 张振崑
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震彬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 王爱贞
天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基峰
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冯存伟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秘书长 尹群豪
上海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匡鸿
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高级顾问 赵志杰
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倪叙章
亚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赵凤利
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 章魁峰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健
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柏强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隋同波
西藏自治区建材工业协会会长 赵云鹏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 闫浩春
柳州市朗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世昌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等来自行业、协会、水泥及上下游企业的领导嘉宾代表参加了本此会议,共同探讨和应对行业面临的困境,携手开创行业新篇章!
OCC主席马维平致辞
马维平指出,当前,国内水泥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如山,行业运行艰难,市场环境持续低迷,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保持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突破困境的关键所在。技术升级,是水泥产业转型、重焕生机的核心动力。
马维平表示,技术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持续推动技术进步,资金是坚实的基础!行业若没有合理利润,企业缺乏合理收益,便难以投入充足资金用于研发,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无本之木。因此,我们需共同努力,优化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效益,为技术创新筑牢根基。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致辞
邵俊指出,当下,国内水泥产业正置身于险峻的行业转型深水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如千钧重负,行业前行的步伐愈发沉重,面对行业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与难以预估的风险,我们必须冷静以对,从容不迫。
邵俊表示,技术创新与进步,无疑是水泥行业破局突围的不二法宝。回顾行业发展历程,从传统生产工艺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技术进步为行业开辟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
中材国际 副总裁、教授级高工隋同波作《水泥工业绿色低碳技术路径和展望》主题报告
隋同波指出,国内水泥工业减碳脱碳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四个方向: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降低标煤耗/电耗以及提高余热利用率等,合计减排~5%;
2、替代原、燃料减排,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原、燃料替代率,采用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合计减排~20%;
3、新型熟料、低碳水泥,主要措施包括煅烧粘土基复合水泥,低钙水泥熟料体系,熟料减量等,合计减排20-25%;
4、碳捕集储存利用,主要措施包括全氧燃烧,后捕集提纯,碳储存利用,合计减排50-55%。
隋同波表示,水泥行业实现净零排放,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作《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赋能水泥企业对接全国碳市场》主题报告
闫浩春介绍了天山材料水泥碳管理数字化平台以保障企业数据精准合规、优化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碳排资产升值为锚点建设。
对内,提高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通过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全面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共享;优化能耗与排放管理,利用智能算法优化能源分配,减少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优化原料配比,提高生产效率。
对外,增强市场竞争力,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可帮助水泥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拓展碳交易业务,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实现碳资产的可视化登记、交易与管理,增加碳资产的利润;促进合作与共赢,通过共享碳排放数据和管理经验,进各方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国家特聘专家湖南大学首席教授史才军作《水泥行业碳排放的矿化利用》主题报告
史才军从背景、CO2矿化胶凝材料发展历程、水泥窑尾气CO2矿化制备低/负碳建筑材料和制品、结语与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水泥行业碳排放的矿化利用。
史才军指出,碳矿化制备低/负碳建筑材料和制品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精细调控可以显著改进性能。碳的捕集和储存需要相当的费用,直接利用尾气进行碳矿化是最经济有效的碳利用途径。碳矿化制品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需要研究以扩大其应用。
本次会议由东方测控、朝阳环保、朗杰智能协办,仕净科技、志高机械特别赞助。
此外,当天还有来自朗杰智能、仕净科技、东方测控、中凯技术、志高机械、信云智联、远致环保、广东新巨能、德国史密斯菲斯特、布鲁克、郑州利孚、中才邦业、通达耐火、武汉蓝海燕、富阳恒通、斯瑞德环保、无锡锦华、瑞隆重工、真金耐火、山东盛瑞达、南京凯盛开能企业嘉宾领导做精彩汇报。
据悉,“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将于今天(3月14日)正式举行,敬请期待!水泥网APP视频号直播也将全程同步进行。
|